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官网|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定武本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2:10    次浏览

公元353年4月22日(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,距今已1663年),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,流觞曲水,饮酒赋诗。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,并作序一篇,记述此事,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。这篇序文就是《兰亭集序》。王羲之趁着酒性写下的《兰亭集序》,思想性、艺术性融为一体,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。作者的气度、凤神、襟怀、情愫,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。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“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,堪称绝妙的比喻。历代书家都推《兰亭》为“行书第一”。唐太宗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,曾亲撰《晋书》中的《王羲之传论》,推颂为'尽善尽美'。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,并以真迹殉葬。存世唐摹墨迹以“神龙本”为最著,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,故称为《兰亭神龙本》,此本摹写精细,笔法、墨气、行款、神韵,都得以体现,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;石刻首推“定武本”。今日推荐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“定武本”: 唐太宗得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真迹,命欧阳询临摹,刻石于学士院,拓赐近臣。五代梁移石汴都。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,德光中途病死,石弃于杀虎林。宋庆历年间(1041-1048年)碑被发现,置于定州。唐时定州置义武军,宋避太宗赵光义讳,改义武为定武,故此石刻被称为《定武本兰亭》。《定武本兰亭》又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。宋代以来《兰亭序》刻本众多,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。后世所传《兰亭序》皆为唐以后辗转勾摹,笔墨气韵渐去原迹,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出王羲之书法的风格面貌,不失为学习书法的范本之一。自宋代以来,《定武本兰亭》特别受到推重。元赵孟頫曾在定武本后题跋,认为:“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,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,真迹既亡,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。”放大欣赏: